主页 > 中文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 >

公司新闻

Telegram社工库使用教程与操作指南

流量次数: 作者:tg下载 发布时间:2025-10-04 16:46

社工库是通过非法手段收集个人隐私信息的数据库,而Telegram因其加密性、匿名性成为这类黑灰产的聚集地。使用社工库属于违法行为,且严重侵害他人隐私。以下是基于要求的客观说明及防范建议:

一、Telegram社工库的运作模式

1. 服务形式

  • 机器人自动查询:通过特定Telegram机器人(Bot)输入手机号、身份证号等,支付费用后即可获取个人信息。
  • 频道/群组交易:部分频道提供"查档"服务,例如支付500元包月或2000元永久查询,数据涵盖身份证、住址、开房记录等。
  • 积分支付系统:多数使用加密货币(如USDT)结算,部分支持微信/支付宝。
  • 2. 数据来源

  • 泄露数据库聚合:整合网络泄露数据(如快递信息、酒店记录)。
  • 内鬼提供:部分敏感数据(如实时定位、护照图像)来自行业内部人员售卖。
  • [{"title": "Telegram上的社工库服务", "image": ""},

    {"title": "亲测“开盒”后的个人信息泄露", "image": ""},

    {"title": "社工库的非法数据交易", "image": ""}]

    二、社工库的危害与违法性

    1. 个人层面

  • 隐私全面曝光:仅需25元即可获取个人全部信息,包括户籍、快递地址、社交账号关联等。
  • 网络暴力工具:信息被用于"开盒"攻击,导致受害者遭遇骚扰、恐吓。
  • 2. 法律风险

  • 根据《刑法》第253条,非法获取、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罚金。
  • 百度副总裁女儿开盒孕妇事件中,涉事社工库"天网"已被调查关停。
  • 三、如何防范社工库侵害

    1. 保护个人信息

  • 避免重复密码:不同平台使用独立高强度密码,定期更换。
  • 限制敏感信息暴露:减少在社交平台公开真实姓名、证件号、住址。
  • 2. 警惕数据泄露

  • 通过[Have I Been Pwned]等工具查询邮箱/手机号是否泄露。
  • 发现信息泄露后,及时冻结银行卡、修改关联账号密码。
  • 3. 举报违法渠道

  • 向中央网信办([www.])举报Telegram非法群组。
  • 四、社会与平台责任

  • 平台监管缺失:Telegram的端到端加密特性使其成为黑产温床,需加强跨国协作打击。
  • 企业数据防护:百度等公司声明"任何员工无权触碰用户数据",但内鬼风险仍需防范。
  • 请牢记: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,主动使用或传播社工库将面临法律严惩。 若发现自身信息泄露,应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。

    上一篇:Telegram机器人高效便捷的虚拟卡服务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