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legram(非正式简称TG或电报、纸飞机)是一款跨平台即时通讯软件,由尼古莱和帕维尔·杜罗夫于2013年创立^^。其核心特性与功能如下:
一、核心特性
1. 隐私与安全
采用端到端加密技术,支持用户交换加密消息及自毁消息(阅后即焚)^^。
用户可隐藏注册手机号,通过匿名身份通信^^。
2. 跨平台与开放性
提供手机版、桌面版、网页版客户端,并开放API支持第三方客户端开发^^。
支持超大规模群组(最高容纳20万人),远超同类应用(如WhatsApp、微信)^^。
3. 独特功能
频道(Channels):管理员可单向广播信息,订阅者查看历史消息,用于媒体传播或个人博客^^。
消息定位:对话界面自动跳转至未读位置,点击引用消息可回溯原文,并通过箭头返回原位置^^。
文件传输:支持发送任意类型文件(照片、视频等)^^。
二、社会影响与争议
1. 犯罪工具滥用
因加密性强、阅后即焚功能,被用于诈骗、、传播儿童及恐怖主义活动。多地警方提醒其成为犯罪“灰色地带”^^。
案例:韩国“N号房”事件利用Telegram传播视频^^;香港示威者通过群组协调暴力活动^^。
2. 监管与政策调整
2024年创始人杜罗夫在法国被捕,平台被迫修改隐私政策,承诺在恐怖主义、网络诈骗等案件中配合执法部门,提供用户IP及电话号码^^。
2024年向美国提供用户数据量激增(涉及2253名用户),此前仅满足反恐需求^^。
3. 商业应用
企业用于用户分层运营(如活跃度、兴趣匹配度分析),通过自建群组提升复购率^^。
区块链领域深度参与者,曾计划ICO融资17亿美元^^。
三、名称与文化符号
别称来源:Logo为纸飞机,用户常以“纸飞机”代称^^;中文名“电报”对应其加密通信特性^^。
文化事件:2018年俄罗斯用户街头抛纸飞机抗议封杀,凸显其“自由”象征意义^^。
截至2025年,Telegram全球用户超9.5亿,总部位于迪拜^^。当前版本已逐步加强内容审核以应对滥用风险,但仍因隐私与监管的平衡问题持续引发争议^^。